北京酒店暑期涨价虽然凶猛,但并不离谱
近期,北京酒店“涨价凶猛”引起了舆论关注。
有网友吐槽,如家、七天、汉庭这样的经济型酒店,房价已经奔着700一晚去了;据媒体观察,部分在天安门、故宫等热门景点附近的经济型酒店,往年旺季定价也会动辄上千,而今年在此基础上再度涨价。
网友吐槽截图
这种情况,也激发了一些“阴谋论”的观点。
比如有自媒体认为,北京酒店的价格上涨,有可能是“几个大的连锁酒店品牌,或者某个协会范围内串谋涨价”。其矛头也是直指经济型酒店,怒斥“北京某品牌居然敢卖800一晚”。
北京酒店的涨价到底合理吗,尤其是经济型酒店品牌(中低端酒店)?
首先,这个暑期北京“游客很多”,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。有数据显示:
·暑期飞往北京的机票预订量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三成,价格上涨两成
·北京暑期酒店提前预订量,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2.1倍。
在游客量暴增的基础上,北京酒店在7月第2周(7.2-7.8)迎来了怎样的业绩?
一轮典型的量价齐升:北京中高端酒店RevPAR为571.1元(环比+8.8%),北京中低端酒店RevPAR为487.8元(环比+15.1%)。可以说,暑期效应对北京酒店业绩的整体拉动,非常显著。
这里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点:一是北京中低端酒店的业绩环比增速,超出中高端酒店将近7个百分点,这说明“暑期效应”对北京经济型酒店的业绩,刺激性更强。
二是单独看北京中低端酒店的经营数据,7月第2周的入住率已经超越90%了,而同时期全国的中低端酒店平均入住率只有77.08%——所以北京经济型酒店确实在这一周,有超出全国水平的火爆。
北京中低端酒店入住率+房价在7月创新高
在入住率的带动下,北京经济型酒店在暑期的房价也有了较快增长,尤其是对比二季度的平均水平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7月以来北京中低端酒店的价格,出现了自2022年2月以来的最高点,同时出现的还有入住率的最高点——这其实和中国酒店业经营数据的大盘,并不一致:国内酒店平均房价的最高点,是出现在今年初以及五一期间。
2023年以来全国酒店房价两个高点
年初+五一
这说明,北京酒店市场在这个暑期的火爆,确实是超乎寻常。但这不是什么价格串谋,而是真实的入住需求在驱动。
客观来看,北京酒店今年暑期的情况,似乎是个“极端案例”。但如果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,这个暑期全国酒店也都在“过大年”。
STR 数据显示,7月第2周,中国境内酒店整体入住率为72.9%,同比增长21.8%、超出了2019年水平5.7个百分点。
在暴增需求的推动下,全国酒店房价也是有显著增长。分类别来看:
7月第2周,中高端酒店平均房价为430.5元(同比+8.5%),中低端酒店平均房价为 231.6 元(同比+11.8%)。
所以不只是北京暑期酒店在涨价,全国的情况基本都一样。只是北京的涨幅更加“凶猛”,显得众矢之的。
另外,中低端酒店的房价涨幅普遍高于中高端,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多个城市(比如三亚、成都)也都在发生。
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,所以在价格敏感的大众消费者中,“经济型酒店太贵”的吐槽,很容易引发共鸣。
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,国内旅游消费力目前的状态。根据文旅部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旅游消费复苏,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。
一季度是“旺财不旺丁”,出游人次的恢复很低迷,但人均消费反超疫情前42.84%。这说明疫情刚过去,敢出去旅游的人还不多,但只要出去了就“很敢花钱”、有报复性消费的冲动。
二季度是“旺丁不旺财”,出游人次恢复到了疫情前的9成,但人均消费恢复率较上季度反倒下滑了65.9%。
也就是说,在暑期前夕,在旅游方面“囊中羞涩”、更倾向于精打细算的人群,已经大大增加了。这或许可以解释,暑期中低端酒店业绩的反弹更好,以及大众的吐槽集中在经济型酒店的涨价。
我们继续保持观察。